老地圖記錄成都百年變遷——
  □唐可心 本報記者 吳曉鈴
  近日,在成都市檔案館公開的一批館藏成都地圖中,可以清晰看到成都城區百年來的發展變遷——直到清末,仍有近10米高、周長11公里的城牆;當年最繁華的商賈之地是東大街,而春熙路直到1924年才由軍閥楊森下令修建。
  巍巍皇城成清代貢院
  據史料記載,秦滅巴蜀後仿咸陽築成都城,從此成都的城市位置一直沒有更移,其城市中心,一直就在天府廣場一帶。
  在市檔案館館藏的最早於清光緒20年(公元1894年)製版的地圖——《四川省城街道圖》中可以看到,明代蜀王府所修的“皇城”,此時已成為清代貢院,但其格局依舊沒有改變:北到今東西御河街,南至東西御街,東至東華門街,西至西華門街,都被巍巍宮牆包圍。如今的省科技館一帶,是雕梁畫棟的明遠樓。宮牆之外,紅照壁橫跨今人民南路一段。當年,這面照壁是皇族標誌,文武百官到成都朝拜藩王,便在此處停轎駐馬。而今日成都體育中心一帶,則是荒涼的“煤山”。檔案館研究員姬勇介紹,“煤山”極可能是“梅山”的誤筆,因為成體中心一帶,隋唐時就曾是著名景區摩訶池一角,後來一直是皇家園林。
  在一張1917年的成都地圖上,貢院沒了宮牆,裡面空空如也。姬勇說,這是因為辛亥革命爆發推翻了清朝統治。昔日宮牆因此被拆,如今人民公園的保路紀念碑,就是拆了少城的城牆修建的。
  在1949年的《成都市街市圖》中,貢院里的“煤山”已經成了“菜園”。原來抗戰期間為免日機轟炸,曾在這裡辦學的四川大學等機構紛紛搬走,乞丐、貧民進入貢院拆磚建房。
  在宮城之外,成都城還被一座周長11公里的城牆包圍。姬勇說,成都城牆直到上世紀三四十年代都沒變,只在抗戰期間為了防空疏散,加開了一些城門洞。最近幾十年,城牆被拆除殆盡。
  東大街比春熙路更繁華
  如今的春熙路,是名聞全國的商業街,但是在清光緒年間的成都,春熙路還沒有修建,最繁華的商業街,是直通東邊水碼頭的東大街。
  在《四川省城街道圖》中可以看到,當年東大街的走向和位置與現在完全一致,在這條繁華的商業大道上,還矗立著文昌宮、川主廟、牛王廟、紫東樓、天福樓等古色古香的建築。在今九眼橋一帶,還有一座精美的節孝牌坊,而安順廊橋也橫卧錦江之上。
  姬勇說,當年商品流通主要走水路,外來貨物通過九眼橋、合江亭一帶,源源不斷進入成都。李劼人在《死水微瀾》里有如此描繪:“東大街是成都頂富庶的街道,凡是大綢緞鋪,大匹頭鋪,大首飾鋪,大皮貨鋪,以及各字號,以及販賣蘇、廣雜貨的水貨,全都在東大街。所以在南北兩門相距九里三分的成都城內,東大街真可成為首街。”
  至於成都另一著名的商業區“商業場”,在民國十年(1921年)的《成都街道圖》上也有標註。1908年,四川省勸業道總辦周善培見成都商鋪散落街巷,商氣難以聚攏,於是聯絡商人修建勸業場(後更名商業場),這種商業模式在當時相當超前。
  當年,春熙路還只是一條沒有名字的斷頭路。直到1925年的成都地圖上,春熙路才首次出現。
  姬勇說,在清代,春熙路往南一片是按察使司、鹽務司等官衙。民國後衙門廢置,空地上胡亂搭建的店鋪不少。所以當時的四川省督辦楊森,在1924年下令把舊衙門全部拆除,把斷頭路向南打通,南接東大街,北接商業場。由於楊森人稱“森威將軍”,這條路命名為“森威路”。後來,人們援引老子《道德經》的“眾人熙熙,如登春台”,將其改為春熙路,以描述這裡的商業繁華。
  姬勇說,從最老地圖《四川省城街道圖》,到後來陸續出版的成都地圖可以看到,直到上世紀40年代,成都城區都還在錦江之內。但新中國成立之後,城市規模迅速擴大,城牆之外有了一環、二環、三環,街道數量也開始成倍增加,交通更加四通八達。與此同時,那些讓成都宛如東方威尼斯的河塘、橋梁也慢慢消失。一洞橋、二洞橋、三洞橋;上蓮池、中蓮池、下蓮池……這些溫潤的景觀,如今只剩下地名。
  (原標題:光緒年間還沒春熙路最繁華是東大街)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wm84wmelpr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